|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5527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3/4艾滋病人病发后才首次就诊
我国进入艾滋发病死亡高峰期
12月1日是第22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权益、责任、落实”。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呼吁各国对易感人群,如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跨性别人士和女同性恋者、性工作者和对毒品使用者等,在预防、治疗、关怀和服务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在我国,艾滋病已经成为慢性病,并完成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过程。在广东,经性传播艾滋病已超过吸毒、血液传播,成为第一位的传播因素。
数据:
我国新发感染者2005年是7万人,2007年是5万人,2009年达到4.8万人,但速度是在下降的。
如果不接受治疗,死亡率24%~25%,但如果接受抗病毒治疗,可以降到3%~5%。
中国控制艾滋病面临的最棘手问题是“如何让感染者尽早被发现,及时进行规范治疗。”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日前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
记者:我国是否已进入艾滋病发病的高峰期?
吴尊友: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艾滋病的疫情在缓慢增长,艾滋病感染者总数从65万增长到74万人。
今年头10个月死亡9000人
我国新发感染者以每年几万人的速度在增加,2005年是7万人,2007年是5万人,2009年达到4.8万人,但速度是在下降的。同时,病人的死亡率减少了,这和抗病毒治疗有关。全国有7万多人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如果不接受治疗,死亡率24%—25%,但如果接受抗病毒治疗,可以降到3%至5%。
记者:那么死亡人数为何持续增加?
吴尊友:死亡者增加,和病人不敢接受检测有关。到晚期才被发现,错过了治疗最佳时机。去年全年死亡9000人,今年头10个月死亡9000人。今年头10个月,全国艾滋病病人有1.4万左右,只有1/4是过去的HIV感染者逐渐进展为病人。而3/4的病人是出现症状后的首次就诊者。
儿童患者难保证规范服药
记者:目前“四免一关怀”政策使用的一线药,已经有不少患者出现耐药现象,如何解决?
吴尊友:2007年,卫生部选定新疆、四川、广西、湖南开展艾滋病耐药病毒毒株监测,发现在未治疗人群中的耐药率低于5%。而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特别是一线用药,治疗越久越容易耐药。
对于患者来说,一线用药耐药后,二线用药就成为他们最后的希望。国产的一线药物,一年成本三千块,二线药是进口的,一年成本一万多元。这些都是由国家负担。我们去年刚刚启动二线药,全国有两千人换用了二线药。因为用药时间短,目前对二线药产生耐药的还很少。
记者: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一直没有成人好,有何解决办法?
吴尊友:儿童患者适用的药品剂型少,选择少。儿童患者的最大问题是,家里有人,能保证孩子规范地服药,耐药产生的比率就较低。但很多儿童患者的父母是艾滋病患者,有的已经发病去世,有的自顾不暇,家里没人管,就很麻烦。
医疗机构歧视艾滋患者
记者:如何看艾滋病反歧视问题?
吴尊友: 现在歧视比较突出、明显的还是在医疗场所,医生害怕医疗服务操作过程中造成“职业暴露”,给自己造成危险,不愿为患者进行治疗。很多地方都有综合医院将艾滋病患者拒之门外的情况。有些初诊病人在综合医院检测出有HIV,但很难在这里进行后续治疗。
得了艾滋病,人生就此画上休止符?未必。很多地方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可以长期生存,但过上正常的社会生活,对他们来说,比“活下来”更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