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05|回复: 2

[社会万象] 70多名“李白后人”对簿公堂 争夺拆迁祖传房产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10-5-3 12:14: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5501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下关首富祖产面临拆迁
  李氏家族的先祖叫李均泰,一百多年前从安徽来到南京,经过一番努力经营,成为“下关首富”。并于清同治三年在下关置下一片房产。如今,这处位于现在热河路103巷的百年老宅,面临拆迁。
  围绕拆迁补偿款分配问题,李均泰的后人先后召开过七八次全家族的会议,均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内部协商不成后,这个大家族不得不走上法庭,来求一个公正的裁决。但是谁来当原告呢?最后,由最有争议的第五房李云生的一个后人谈某担当了这个角色,因为李家人认为谈某的母亲并非嫡出,而是养女。
  被告总数达七十多人
  起先,谈某告的是二十多名家族成员,下关法院受理此案后,审查了该家族的谱系,发现由李均泰繁衍出来的后人多达一百三十余人,除去已去世的,按照法律规定享有继承权的还有五十多人。于是,这五十多人也被一起追加为被告,使得被告总数达七十多人。今年1月21日,下关法院专门召集家族成员开了协调会,就家族成员的姓名和身份进行了确认。南京籍著名演员陶泽如也出现在继承人名单上。陶泽如是长房李云鑫的孙女李奋英的儿子,是李均泰的第五代后人。
  提出两种分配方案
  前天的庭审因涉及到了份额分配的实质性问题,因此气氛也比上次协调会时紧张许多。72名有继承权的李家后代从山东、湖北、海南、江苏张家港等地赶到南京,扯出了很多家族中的恩恩怨怨,最终都归结到了房产份额问题上。
  李氏后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分配方案,但归结起来,主流的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分成75份,就是按照该房在1958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所住的有据可查的75人,平均分配。因为社会主义改造是一个运动,其造成的事实在法律效力的认定上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和争议性,所以这一方案基本被否决。
  另一种意见是,实行“5+1”的分法,也就是按照“五房”+“长房长孙”的分法,各占六分之一。
  有人争份额有人争口气
  目前,当事人比较倾向于“5+1”的分配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之下,仍然有两个主要矛盾。一是对于“长房长孙”的概念争执不下。有人认为“长房长孙”就是指李均泰的大孙子,而有人认为,“长房”指的是李均泰的大儿子李云鑫,“长孙”就是李云鑫的大孙子也就是李均泰的大重孙子。对这一概念理解的不同,将极大影响拆迁费的分配。另一个矛盾是五房,即本案的原告谈某所属的那一房。对于五房所占的六分之一份额,谈某没有意见,但谈某认为,在这六分之一的份额中,自己应该占其中的90%,剩下的10%,再拿到这一房的其他成员之间去分配。
  新闻背景
  李白后裔上演货郎传奇
  这处老房子的建造者李均泰,生于1842年,安徽来安县水口镇人。年轻的李均泰只身跑到南京,以货郎担为生。由于勤苦能干,被当地一个大家族章家看中,上演了类似于“卖油郎独占花魁”的好戏,娶了章姓人家的闺女。此后,李均泰时运日隆,经商成为下关首富,生了五个儿子。有了钱,李均泰便在当时的“江宁府上元县下关镇永宁街”,即现在的热河路103巷置地盖房,留下一大片宅子,为时人称羡。
  李白病死于安徽当涂,初葬龙山,后迁青山。但是在后世的记载中,关于他的后人却一直语焉不详。在李白《寄东鲁二稚子》诗中曾写道:“小儿名伯禽,与姐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可知李白有个儿子叫李伯禽。
  据《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载,在李白逝世五十余年的元和年间,安徽宣歙池等州观察使范传正在当涂县寻访李白的后裔,终于找到了李白的两个孙女,两个孙女已经嫁给了当地的两个农民。在范传正询问这两个孙女的过程中,出现了李伯禽与他的儿子的消息:“父伯禽以贞元八年不禄而卒。有兄一人,出游一十二年不知所在。”那么,李白的后人是否还留在安徽呢?在安徽来安县水口镇,现当地姓李的人仍很多。当地人曾经有本《青莲堂李氏家谱》,记载着他们是李白的后裔,当年李白的孙子云游到水口镇,在此定居,并且生根发芽,繁衍生息。李均泰就出生在这里。
  追溯李均泰留下的热河路103巷历史,似乎也能发现其与青莲居士李白的某些“关系”。在《南京市地名录》上有这样的记录:青莲里位于热河路南段西侧。1901年李姓居此建祠堂,名青莲堂,得名青莲里。1950年按门牌顺序改为热河路103巷。正是如此,不少李家后人也认为自己是李白的后人。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10-5-5 20:41:20 | 查看全部
争家产是小,主要是为了名人的后代。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回复 送礼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10-5-19 20:10:36 | 查看全部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回复 送礼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