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广场
BBS
圈圈
Group
家园
Space
登录
立即注册
马鞍山聚网
»
广场
›
能豆广场
›
时光机
›
“两会”观察:“泛长三角”呼唤战略升格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11
|
回复:
0
[社会万象]
“两会”观察:“泛长三角”呼唤战略升格
袜子
袜子
当前离线
追踪器
狗仔卡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08-3-19 21:48:23
|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276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15个城市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让人心动的地方之一。统计资料显示,在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中,长三角占了10个;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长三角占了一半以上。长三角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实施东向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成为安徽的重大战略选择。全国“两会”上,来自安徽的代表、委员热议“15+n”的泛长三角格局,呼吁将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更好地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东向,不是“单相思”
“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不是单相思,而是合作共赢的需要。”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刘光复说。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长三角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土地、资源、环境、劳动力等一系列问题和瓶颈,迫切需要安徽这样的经济腹地。仅就能源而言,苏浙沪等地能源供应存在较大缺口,而安徽是能源大省、煤炭大省,通过电网可以直接向长三角地区供电,为长三角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支撑。
双方的经济合作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目前,我省55%的省外资金来自长三角,60%的劳务输出集中在长三角,70%以上的省际物流和通讯面向长三角,每年向长三角输出电力100亿千瓦时以上。就交通而言,目前已有合宁高速、京沪铁路等10多条联系长三角的重要通道,加上正在建设和即将建设的沿江城际客运专线,以及长江黄金水道,可使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今年1月,....总书记在安徽视察工作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泛长三角区域全面合作发展的前景呼之欲出。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万宝年认为:“封闭的体系发展不起来,区域经济一定要融入大的经济圈中。作为安徽,我们要主动融入。”
“15+n”能为安徽带来什么
与长三角毗邻,安徽的诸多城市渴望进入“15+n”的城市“俱乐部”。几年前,合肥、马鞍山两市便向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递交入会申请。参与泛长三角的“俱乐部”,能为安徽带来什么?
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赵韩说,我省只有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才能拓?...,全面提升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长三角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25.2%,并已进入由产业集聚向扩散转变的新阶段。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安徽才能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此外,长三角市场容量巨大,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占全国的19.6%和20%,参与其中,才能为我省赢得更广阔?...。长三角地区还是经济外向度最高的地区之一,2006年外商在长三角的直接投资占全国的58.9%,外贸进出口占30.5%,我省各市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全面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协作,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期待“泛长三角”横空出世
把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强劲的呼声。代表、委员们建议,国家发改委应将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在泛长三角区域范围内,统筹考虑重点产业布局和交通基础设施对接。
“对我省而言,当前要从务实的角度扎实做好准备工作,梳理一下自身有哪些优势、哪些条件,把握好优势互补、发展互动的最佳切入点,定下来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重点领域和具体途径。”刘光复说。他认为,与长三角对接,不仅是产业的对接,更是体制与观念的对接,我们要在对接中学习人家的真本领,培育自己的支柱性产业,在对接中迅速成长。
当前,我省正着手筹备举办首届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进一步扩大泛长三角的影响。人们期待着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加快安徽奋力崛起的进程,在融入的过程中赢得自身的长足发展。(李揽月)
政治观察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回复
送礼
使用道具
举报
热气球
空间站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李雷和韩梅梅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
|
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