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login_bar_tip!

搜索
查看: 244|回复: 0

新公司涌入安徽引发人才跳槽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31 14: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137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上周,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安徽分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朱爱华和薛方被派往深圳的平安金融培训学院(该公司内部叫“平安大学”)参与学习,她们培训的课程是PEOPLE鄄SOFT系统。按照培训计划,她们将学习诸如职业技能的基本课程,然后根据工作业绩而后再不断学习诸如管理技能等。而在平安人寿保险安徽分公司,目前几乎每月都有新任职员派往“平安大学”学习相关工作技能。平安人寿保险安徽分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为了尽快让人才适应公司发展,让员工有一个职业生涯升级平台已经成为平安应对眼下的人才跳槽一个有效的“解”。安徽财经大学有关保险专家介绍,目前随着安徽寿险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加,寿险业内人才流动加速,保险公司只有不断通过有系统的培训体系,加速人才成长,这样的公司才能破解“人才门”问题。

  新公司不断入皖引发人才大流动

  新公司的不断涌入为保险业内人才流动提供了机会和平台。据有关资料透露,目前安徽市场新增主体的90%以上人才来自同业公司。2006年,安徽寿险公司是6家,而到2008年底,安徽寿险公司将可能达到20家,目前已经超过12家。2006年,安徽产险公司不到10家,而现在这个数据已经翻番。

  新公司的涌入为保险业内人才流动提供了土壤。有关信息显示,原先的6家老寿险公司都受到了人才流动的困扰。中国人寿、平安、泰康、新华等公司在去年底,很多部门的人才都出现了流动现象,“人才荒”也一度出现。比如安徽某大型寿险公司,因为主要部门的人才流动到另外一家新筹公司,结果引来80多人的整体流动,目前该事件已经上升到司法上的纠纷;另外一家寿险公司因为同业的挖脚,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出现了120多个人才的出走。这些人才的出走,使得该公司一度工作上陷入被动。

  自主培养通道破解“人才门”

  “我们平安保险公司一直以来就被业内称为‘黄浦军校’,所以人才被挖脚现象非常普遍,但我们有一个自主快速的培养人才通道,所以目前还是人才济济。”3月28日,平安保险集团品牌宣传部副总经理盛瑞生向记者介绍,今年是平安20周年,平安将在总结发展的基础上,加速研究平安人才的职业成长路径。

  据了解,平安在2000年就开始关注寿险行业的人才成长问题。此后,平安成立专门部门立项研究人力资源的供给问题,后来在研究很多国家著名企业的人才供给模式后,在中国是第一家保险公司创办企业大学——平安金融培训学院。平安金融培训学院教研二部副总经理陈劲说,目前平安金融培训学院的新任职的干部都有一个系统的培训课程,这些实战性的课程能够让平安的新任职干部快速成长。

  “由于公司有一个快速的培养人才通道,我们虽然出现人才流动,但公司业绩不会下降。”刚刚上任的平安寿险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平安寿险中西部总经理赵福俊说,安徽公司作为平安中西部成员,也遇到了“人才门”问题,因为这和目前中西部寿险业发展背景有一定关系,毕竟中西部省份寿险业成长性高,所以新增主体多,人才流动加速,但是作为一个保险人,应该考虑职业规划,不能成为“保险蟑螂”。赵福俊表示,今年平安安徽公司对三级机构的布点和农村保险市场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总部都将给予大力支持。

  “保险公司竞争力就是体现在人才上,所以对于未来的激烈竞争,保险公司应该考虑到用一个区别于大学培养的‘学院派’模式,自主尝新出一套适合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储备大量人才,这样即使出现人才大规模流动,也不会‘慌’。”安徽大学有关人力资源专家表示。(张月蔡圣发)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马鞍山聚网 (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GMT+8, 2025-1-19 11: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