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233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我市商务经济五大指标实现历史突破,规模攀上新台阶,有几项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商务经济两大板块彰显活力,特别是商务经济三大体系建设加速推进,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这是记者4月1日在全市商务工作会议上得到的消息。
2007年,我市外向型经济和内贸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多历史性突破。其中进出口突破3亿美元,达到3.7亿美元,增长31.3%,进口、出口、进出口增幅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增长22.8%,这也是我市利用外资首次在全省综合评价考核中位处第五位;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额突破1000万美元,增长62%,完成营业额806万美元,增长3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07亿元,增长18.2%,增幅创11年来新高,总量稳居全省第二;商贸流通领域23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达8亿元,增长42.9%。
另外宜城板块增势强劲,全年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的62.24%,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58%;县域经济争先赶超,桐城市进出口超过7000万美元,潜山县达2000万美元,岳西、宿松、怀宁亦超过1000万美元。
同时,以商贸物流中心建设为主线,大商业、大市场、大物流建设取得新进展。《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获准实施,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的功能定位与空间布局总体框架基本形成。光彩大市场四期ABC区、青园国际农机五金机电城一期、国际汽车城和钢材大市场二期、二手车交易市场均已建成投入使用并发挥效益;徽商集团名优特农产品大市场、开发区南铭商贸城建设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出现新起色,征地、拆迁和土地平整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外贸基地培育卓有成放,基本形成了以鸿润为龙头的羽绒产品出口基地、以华茂为龙头的纺织服装出口基地、以ATG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以安庆船柴为龙头的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以怀宁三官为代表的农产品出口基地。(陈一中,周国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