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老一辈在关心病人的状况时,最常问的一句话是:吃饭吃得怎么样?胃口好吗?
吃饭的状态,体现的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中医概念——胃气。胃气与所有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有胃气则生。《素问·至真要大论》经说:“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
无胃气则死。《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说:“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对于一些大病重病患者来说,如果还想吃、还吃得下,病势即使看着严重,也有挽回的余地;如果连饭都吃不进去了,就算病势看上去很轻,也不容乐观。 胃气,首先说的是脾胃的消化功能,也就是有食欲,吃得香,很快能把食物消化并转换成身体的气血能量。 其次,人体的各气都是水谷精微的能量运化而来,所以人体的各种气,也都可以说是胃气。身体所有脏器的功能,都要以胃气为本。很多慢性的问题,比如鼻炎、过敏,脾胃虚弱等等,都可以从胃气的角度来下功夫。
因此,想要有个好身体,必须先养好自己的胃气。 养胃气的食物 需要符合这两条 能养胃气的食物,其实就是最传统的五谷,五谷为养。五谷是植物的种子,富含精气和生命力,可以很好地滋养中焦脾胃。 除了以五谷为主,养胃气的食疗,还应该照顾到这两方面: 第一,让胃足够温暖。 脾胃属土,冬天冻住的土是很难长出东西来的,温暖的土壤环境才能生化万物。脾胃温暖,运化气血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 第二, 让胃有充足的津液。 津液代表的是流通的能力,濡养身体各个器官的能力。津液充足,气血循环就能更加充盈和顺畅,滋养整个脏腑的效果就更好。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养胃气的粥:太极米浆粥。我会详细介绍一下太极米浆粥给我带来的改变,以及它的原理和做法,请大家耐心看下去。 太极米浆粥调理好了 我十多年的老鼻炎和过敏
太极米浆粥是台湾的老师紫林斋主从经典《伤寒杂病论》中总结而来。2017年我去重庆,住在朋友燕子姐家里,她家每天都有熬好的太极米浆粥喝。早餐先空腹喝一碗,然后配别的食物再喝一碗。当天出门,我忘了带水杯,结果那一天上午居然口舌生津,没有口渴的感觉。这让我太吃惊了,换成以前,每天我要喝几杯水的,有时候喝了水也不解渴。从那时起,我开始自己熬太极米浆粥,到现在已经坚持了六年。这六年来,我身心的改变是巨大的。以前地板上的灰尘都会让我的脸发痒,我对几十种过敏原都有过敏反应,也是很多年的鼻炎患者。喝太极米浆粥的头两年,我常常狂流清鼻涕,一次就要用掉半包或者一包纸。就好像是身体突然有了一股力气,想把里面陈年堆积的寒湿,都一股脑儿地清理出去才能罢休。清鼻涕流完,我的鼻炎就好了,秋冬季节也没有再犯过。过敏症状也完全消失了。这是因为太极米浆粥中正温和的性质,唤醒了脾胃,脾土居中调节其他四臟,脾胃有力了,就会反应出身体不足的地方,身体也会有能力去自我修复。太极米浆粥,让我恢复了脾胃的功能,让我的身体越来越敏锐。在喝太极米浆粥之前,我是一个特别爱吃零食的人,对各种垃圾食品都很有胃口,尤其喜欢爆米花、薯片之类的。大概是喝了米浆粥半年后,有一次跟朋友聚会,对着一大桌子零食,居然没有想吃的**。我第一次发现那些食物的香精味很重,不知道以前的我是怎么吃下去的。朋友问:你以前那么爱吃零食,怎么今天这么稳得住?我说,不是我忍着不吃,而是真的没有那个食欲,当下身体的感受就是不想碰,身体不需要这样的食物。如果说以前我的身体是麻木和迟钝的,现在的我应该是变得更加通透和灵敏了,我对食物和身体最基本的感知,恢复了。这同样是米浆粥改善脾胃的功劳。还有很多朋友,因为喝米浆粥,身体有了许多好的改变。我从2019年开始分享太极米浆粥给很多朋友,那些坚持下来喝的朋友,都有明显的收获。有些人喝这个粥,慢性的皮肤问题都好了,皮肤光滑,显年轻了,没再长过溃疡;有些耳鸣改善了;有些容易乏力的人,喝完身体有劲儿了。还有的,二十多年的胃酸问题好了,小便浑浊好了,也不那么怕冷了。一些之前很胖的朋友,喝粥一年瘦下来了;干瘦不长肉的,喝粥后反而变圆润了,胃口越来越好,吃饭香了……太极米浆粥切切实实地,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太极米浆粥与普通的粥,虽然原料都是大米和水,但对身体的疗效是天差地别的。原因,就在熬粥的细节上。粳米形状短、圆,颗粒饱满,一年只种一季,漫长的生长期意味着粳米里面富含的水谷精微能量更充足,熬粥时也更容易熬出浓度,熬出浆感。在四川,我们平时喝的稀饭,通常是熬煮一小时左右,熬出来的水米经常是分离的,米是米,汤是汤。而且米没有完全化开,还保留着大米的形状,不够好消化。这种稀饭喝了也有饱腹感,但是对于胃气稍微弱的朋友来说,喝完可能就会腹胀、打嗝、泛酸,或者很快都从小便里排掉了,没有吸收到多少养分。也就更谈不上养胃气,补津液了。在广东地区,煲粥是当地的饮食特色之一。我在那里生活过一年,仔细观察过,广东朋友熬粥有一个标准:必须把米粒熬烂、熬透,形成水米交融的“糜粥”。这种粥熬制时间更长,比起稀饭,它已经好消化了很多,有一定的养胃作用了。而我们今天说的太极米浆粥,比起糜粥,熬制的时间更长一些,消化的难度也降到最低。粳米,得天地中和之气,和胃补中气。《伤寒杂病论》中多次用粳米作为药材,糜粥也常常作为治疗过程中的辅助品,帮助药物更好地被身体吸收,提升药效。粳米熬成太极米浆粥,是模仿伤寒杂病论里的用药标准,把粥熬成了“药”。通过这种熬法,能够最大程度释放粳米里面的“水谷精微养分”,也将粳米补正而不偏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日常吃,就能养胃气,护阳气,补津液,扶正气,改善身体的方方面面。一点也不夸张。太极米浆粥里只有粳米和水,特别温和,不会有任何的“偏性”,因此,从刚开始吃辅食的小婴儿,到百岁老人,都可以放心地喝这个粥,并从中得到滋养。最佳的选择是早起空腹先喝一碗,这个时候胃气初升,一碗温暖的米浆粥正好能给到身体最需要的能量。日常坚持喝。没有人是不需要充足津液的,没有人是不需要养胃气的。喝米浆粥对于稳定胃气,补充津液都很有好处。生病时更需要喝,胃气足了病也好得快,米浆可以养胃气,还能增强药力,加速身体恢复的进程。做太极米浆粥,国庆这几天你就可以试试,一起体验这个粥的妙处。如果单看文字学不会,可以在本篇文末扫码进群,群里还会做更详细的答疑。可以根据米的出浆量和水的蒸发程度来适当调整米水比例。煮至大滚后转中小火,在维持连续沸腾的状态下,持续熬煮两小时,期间需要时不时搅拌,以免米粒沉底焦锅;
②将烧开的沸水直接倒入慢炖锅中,再将洗净的粳米倒入慢炖锅中搅拌均匀,尤其是把贴在锅边的米粒搅拌开来,防止粘锅,搅拌好后,盖好盖;③熬煮8—12小时,早晨起床后,再搅拌搅拌,直接过滤,这样就能在早餐前空腹来一杯太极米浆粥啦。整锅米浆粥的体积约有1800毫升。④关火,自然泄压。之后开盖,将内容物搅拌均匀之后,开加热到微沸的状态;⑥第二次开盖加热,以中大火稍微收一下汤液,则甜糜的浓度会更高。1.由于加压原理的限制,粳米加水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锅体容量的二分之一;2.水大约是粳米的20倍。因为加压的过程中,液体不会因为蒸散而减少,也缺乏搅拌的混合力道,所以需要在最后额外进行收汤、搅匀的手续。例如:若是用6500毫升容积的锅体,粳米加水最好不要超过3250毫升。就像煮法二一样,如果放入150毫升的粳米,以及3000毫升的水,所有食材的体积总和就在限制以下,比较安全。以上几种标准煮法,熬粥完毕后,请准备40目左右的过滤网将米渣过滤掉,只喝纯粹的米浆。滤渣这一步也很重要。我们每次熬药都会滤掉药渣,这里的米渣也是一样的,养分已经全部在米浆当中了,多余的部分丢弃就可以。①太极米浆粥仿照药用标准,最好使用短的、圆粒的粳米熬煮,其他米种都不适合熬太极米浆粥哦。②请先用标准煮法一,明火熬一次,看看是否成功。体会到熬米浆粥的“手感”之后,再换别的煮法,才知道自己是否熬达标了。③米粒不可冷冻、不可打碎、不可提前用冷水浸泡,因为这样会让粳米中的水谷精微(养分)流失掉。④熬煮过程中不可加水,特别是冷水;否则不利于发挥粥的功效(水性本寒)。⑤“锅气”要足,且不可中断。熬米浆粥的关键就在于火力要持续保持充分沸腾,把米粒熬烂直至浆液形成,一气呵成。⑥过浓、过稀,喝了都对身体没有好处,反而有可能给身体造成负担。①喝着没有水汽感,没有丝滑感、饱满感。可以与汤汤水水的稀饭比较,稀饭喝起来一般会有寡涩的感觉;最后的米浆用勺子盛能挂壁,不稀也不浓稠,有熬出糜泔的筋感,冷却后能成晶莹剔透的米浆冻。如果浓度不够,米粒化得不够开,米浆凉了之后,上层会有很多水被推出来,或者是流动度太高,根本无法形成「米浆冻」。你会发现,其实你喝的还是稀饭,米汤,不是「太极米浆粥」。而已经形成的「米浆冻」不是那种死板的、特别硬块的,是可被晃动的,用勺子轻轻就能划开,加热后可恢复流动状态的。(尊重身体的体感,以自己喝着舒服的浓稠度为宜。)③要熬煮到最后的米渣完全被熬烂掉,看不到完整的米粒,只剩一层薄薄的米皮。米渣我们当成药渣直接丢弃就好。熬太极米浆粥,需要花点儿时间,有点儿耐心,所以也可以磨炼自己的心性。把一碗达标的米浆粥熬起来,呵护起一生需要养护的脾胃吧。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羊爸爸 《 rel="stylesheet" href="// id="wcn_editor_c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