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就这样来了,天地间的燥气也悄悄地出来了。比较敏感的人可能已经能明显感受到了。比如早上洗完脸,就比往日干得快,需要用上比平时多一倍的爽肤水才觉得舒服。 这时候,如果孩子们在上一个夏天,津液耗散过多,没有得到及时的养护,此时再不小心受了秋天的肃燥之气,就容易出现秋季最常见的咳嗽——燥咳。 这种咳嗽,不管是偏寒的还是偏热的,都带有共同的燥性,主要表现为: 1.咽干、咳嗽痰少或无痰; 2.容易口渴,喝水不解渴; 3.舌质比较干燥,舌苔很少或者无苔; 4.咳嗽时,气逆比较明显,会感觉有气往上冲。 秋季在五脏对应肺,如果本身津液不足,就容易和秋天的燥气相合,使肺受邪,导致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有所失序,引起燥咳。根据咳嗽在人体的寒热表现不同,主要分为两种:凉燥和温燥。
凉燥咳嗽,燥而偏寒 要散寒,要润燥 首先是凉燥。秋冬主收敛闭藏,人体的津液会自觉地向内回收,受寒邪之后,津液会闭藏得更厉害,没有办法润体表,所以燥得相对明显。
主要表现为: 1.皮肤干燥,咽干咽痒,老想清嗓子; 2.气管部位感觉有气上冲; 3.干咳或少量清白痰; 4.舌色淡红,舌苔薄白,舌质干燥,舌苔少。 我最近刚好就中招了。一开始只是觉得有点咽干咽痒,没当回事。过了两天开始气逆,不自觉地咳嗽起来,整个呼吸道都感觉干干的,干咳无痰。看了下舌头,苔薄白,整体偏干,说明津液不足。 回想了一下,这几天虽然入秋了,但天气仍然很热,晚上还是需要开空调睡觉,半夜觉得又冷又渴,但是迷迷糊糊,懒得起来喝水,第二天就开始咳嗽了。 原本初秋更容易得的是温燥,因为此时天地间的气温还不低,但可能因为我空调吹猛了,直接感受了凉燥。这种凉燥咳嗽,与一般的风寒不同,多了一些燥意,光解表或者温阳还不够,还需要润燥。 所以处理这种咳嗽的思路一般是辛开温润。辛味发散,可以宣发掉一些寒邪,凉者温之,燥者润之,这样一来,以凉燥为主的咳嗽也就解决了。 如果只是单纯的凉燥咳嗽,没有其他流鼻涕,发热恶寒的表症的话,用一些食疗就可以。比如: 1.花椒炖梨: 梨,甘凉润肺,可以养阴濡燥,散结通肠;花椒散寒除湿,和梨搭配正好解决凉燥的问题。 做法:梨半个,挖去梨核,梨肉中嵌入20粒花椒,放锅中蒸熟后去除花椒,吃梨喝汤。 2.百合杏仁粥: 百合养阴润肺,杏仁肃降肺气,润燥止咳。 做法:鲜百合10克、杏仁6克(可以去皮尖、打碎)、粳米50克,煮成粥趁热服用,热服也可以驱散掉一定的寒。 但如果除了咳嗽之外,还有些其他的比较轻微的表症,比如流清鼻涕,打喷嚏等,可以用中成药:杏苏止咳糖浆。 这个药我家里正好有,于是立马找来喝了一顿,当晚就好多了,其实中成药用对了效果也是很快的,主要是要辨证准确。 此外,如果表症比较多,有发热恶寒,头疼身痛的情况,那么杏苏散的解表作用可能就不够了。这时候,可以用些生葱水来冲服,增加杏苏散的解表功效,或者用艾叶煮水泡个脚,出点微汗都可以。
温燥咳嗽,燥而偏热 要凉润 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是温燥。比起凉燥,温燥可能有这样的表现: 1.舌质偏红,偏干,口渴,甚至想喝凉水; 2.大便干燥,鼻腔干燥,甚至有血丝; 3.干咳无痰或少量黄痰,气逆; 4.容易烦躁,脉搏可能会比平时快。 针对温燥咳嗽的食疗还是挺多的,而且普遍都比较好吃,比如家喻户晓的川贝炖梨,枇杷膏等,小朋友们都比较喜欢。这里介绍几个: 杏梨饮:适合症状轻微的温燥咳嗽,比如咳嗽频率不高,有些许气逆,口干舌燥等。 做法:苦杏仁6g克,去皮尖,打碎,大鸭梨1个去核切块加水适量,与杏仁同煮。煮好后可以加些冰糖调味,代茶饮。 2.牛乳饮: 牛奶甘寒,色白入肺,生津润肠,是比较好的润燥的食物,平时脾胃虚寒不能喝的孩子,在温燥咳嗽的时候,是可以适当喝的。 做法:牛奶150毫升,白糖少许。牛乳置锅内,文火烧沸,加白糖,搅匀再烧沸。每天日1—2次。 3.五汁饮: 这是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名方,方中梨可清肺热;藕具有清热润肺、凉血行瘀的功效;鲜芦根可清热生津、除烦;麦冬可润肺养阴、清心除烦、生津;荸荠具有清热化痰、消积利湿的作用。五种合用,可清肺热、养阴生津。 温燥比较厉害的可以用这个方子。比如已经肺热津伤、咳嗽黄痰很多、皮肤干燥、咽干口渴,喘热气等。 做法:梨汁30克,荸荠汁、藕汁各20克,麦冬汁10克,鲜芦根汁25克。将5种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大火上烧沸,改小火煮3分钟即可。 也可以直接用干品食材煮水,每种材料6—9g就可以了,大火煮开转小火15分钟左右,放温服用。 如果温燥除了单纯咳嗽,还有些其他感冒的症状,比如头痛,身热,轻微恶寒,流脓鼻涕等表症,那么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到桑杏汤,增加疏风解表的作用。 桑杏汤同样出自《温病条辨》,整体轻宣凉润,是温燥感冒的代表方。
秋后天气越来越凉,燥气也是与日俱增,要想不被燥邪侵袭,还是得注意日常养护。这个季节,天地间也顺应自然的生长出很多甘润的食物,比如梨子,莲藕,百合,花生等,都是带有润燥性质的,可以顺应时节适当吃一些,来缓解入秋的不适。 此外,《黄帝内经》也说了,“秋三月,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建议你和孩子可以做一些让自己心安的事情,比如,听听古典音乐,练练字,来应对秋天的肃杀之气。 把外放的心神收一收,心平气和地度过这个秋天,才是符合自然的方式。 最后,祝大家秋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