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谈到“全能性自恋”心理的症状,总会有抑郁症孩子的家长说,对对对,我们家孩子就是这样: 自卑又自恋,觉得自己是神,要求一切要围着自己转,追求完美。 抗挫力差,只要世界不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行,就会愤怒烦躁。愤怒之后倍感无助,对人际关系回避,不愿去学校。沉迷游戏,作息颠倒。 后来接触多了,我发现有90%以上的心理疾病患者(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尤其是青少年患者,大都有着严重的“全能型自恋心理”。 在心理学上,有全能性自恋心理的人,被称为“巨婴”。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巨婴”吧,看看巨婴是如何养成的?建议花5分钟看完下面的文字,也许会帮你解开很多困惑。 先解释一下,“巨婴”这个词的由来。 著名心理学者武志红,写过一本书叫《巨婴国》,里面讲到中国相当数量的人是巨婴。 心理滞留在婴孩水平的成年人,被定义为巨婴。具体标签有:依赖、自私、自恋、抗挫力极低、独立性差等。 大家看看这些标签,是不是和近年流行起来的名词“妈宝男”非常像?是的,“妈宝男”就是巨婴的一种。 巨婴有个共同的特点:每个巨婴的背后,都站着一位无所不能的圣母。 在这里,圣母只是泛指,不单指妈妈,指的是父母或养育者。 毫无疑问,父母都爱孩子。但正是这份“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让孩子从小到大,一次又一次,被妈妈用“母爱”的刀,雕刻成了脆弱、依赖、没担当、没主见的模样。
看到这里,您可能觉得,溺爱就是“慈母多败儿”中的慈母,因为溺爱,把孩子毁了。 其实您只理解对了一半。圣母中,溺爱型只占一小部分。还有一个更普遍的类型——控制型父母。 许多父母都懂得溺爱孩子的危害,她们在生活里时常提醒自己不能溺爱孩子,但最终,却走到了相反的方向。 这些圣母对孩子并不是百依百顺,而是要孩子对她们百依百顺。
我们来看看控制型圣母是如何诞生的? 孩子出生后,很多妈妈找到了新的“重心”。她们与丈夫疏远,对事业分心,放弃自己的生活,把喜怒哀乐跟孩子彻底捆绑在一起。 可以说,孩子的未来,就是她们的未来。 此时,妈妈所有价值感的来源,不再来自于夫妻关系,不再来自于社会关系,更不是来自于自己,而是只来自于孩子。
德国心理学家海灵格有个理论,在家庭关系中,每种关系的重要性是有顺序的。简单说,夫妻关系,应该排在亲子关系之前。 如果妈妈只关注孩子,与爸爸疏远,往往会导致家庭关系的失衡,问题丛生。 孩子的这种感受,妈妈是看不见的,或者是视而不见的。她更会被自己的行为所感动。 圣母从来不会问儿子是不是需要这样,她只会觉得自己应该要这样。这样做自己才会觉得心安,才会舒服。 她们永远觉得自己的孩子没长大,拒绝承认孩子会长大这个事实。 如果有一天,孩子长大了,想自己飞翔,圣母很难接受分离。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 只不过意味着, 你和他的缘分就是 今生今世不断地 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 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 《目送》
正如龙应台诗中所说,我们跟孩子的缘分是在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默默送上祝福。
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常常面临矛盾的心理。他们期盼着女孩能够早日独立,但同时又想保护她们,让她们在任何时候都感到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