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晚上睡觉前,我总会给自己准备一个热水袋放在被窝里,一钻进被窝,有种暖暖的感觉,特别踏实和安心。
被热水袋暖到的同时,我也有一种觉察和反思:为什么最近喜欢用热水袋了呢?仅仅是希望睡觉时被窝暖和吗?
学习中医这么久,我已经养成了换个角度思考、看到事物“另一面”的思维模式。于是,我摸了摸自己的手,我发现自己的指关节有些冰凉,又摸了摸自己的脚,发现自己的脚趾和脚背也有些冰凉,原来,我是阳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自己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了。
其实,和我有类似情况的朋友很多。很多人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很多女孩还伴有痛经、关节痛的问题,这背后,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气血不足导致的。
导致气血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不良的饮食习惯,如不吃主食、常吃沙拉、水果等寒凉生冷之物,导致脾胃运化不利、脾胃之气不足,从而无法生化气血。
又或者,起居作息不规律,晚上11点不睡觉,导致肝气不舒,气血运行不畅;还有衣着单薄、不注意保暖,比如,很多女孩子在冬天喜欢穿靴子,以为穿靴子就可以不穿保暖裤或穿薄的保暖裤,导致关节的气血运行不畅,同时也没有守护好自身阳气,造成全身气机不畅……这些都会对我们身体的气血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从中医的角度看,这里的气血主要指的是卫气和营血,卫气运行在血脉外,负责毛孔的开合以调节身体温度,人体的温度是否正常,不仅受卫气的影响,也要看营卫两气是否调和。
营气运行在血脉内,它化生于水谷精微,与血一起运行于人体的全身,所以,营血指的也是流动在血脉中的营气和营血。中医讲“寒凝血滞”,也就是人体温度过低的话,容易影响血的运行,导致血瘀、血滞的情况出现,这就是气与血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如果出现手脚冰凉,而没有皮肤青黑的颜色变化或是特别的痛感,问题大多出现在“气”的层面;如果手脚冰凉还伴有皮肤颜色的变化以及严重的疼痛,那就不只是气机不畅了,还触及到了“血”的问题,这种情况会相对更严重一些,所谓“不通则痛,痛则不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医对手脚冰凉的定义,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四肢厥逆”。对于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手脚冰凉,可以尝试对特定穴位进行按揉或是对腿足部进行按摩来调理。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董氏特效穴的穴位和经络推拿按摩的方法,便于大家了解。
董氏特效穴——肺心穴
肺心穴由三穴组成,位于手背面,中指第二节正中央处、上二分半处和下二分半处,能够宣通气血、通络止痛,它和二角明穴(手背中指第一指节中央线距第二横纹三分三处和六分六处)都在中指的指背,呈一条直线,可视为人体的脊椎和人体的督脉,对于调节颈项痛、脊椎痛、坐骨神经痛等有不错的效果。 董氏特效穴——失枕穴
失枕穴位于手掌面,小指第二节中央偏尺侧二分、下二分处,能够宣通气血、开瘀通窍。而且,失枕穴还是调理落枕的特效穴,对于失枕、颈项痛、用脑过度导致头昏脑涨都有调理效果,除了按揉,可以用指甲掐揉穴位,以达到刺激穴位的效果。 推脾经
用按揉的方式从足大趾的内侧端(隐白)起始,向上经内踝尖、三阴交,贴着小腿胫骨的内侧缘再向上到达膝窝下推不动的地方,也就是阴陵泉穴,这样从下往上按揉,有利于疏通脾经,促进脚足部的气血疏
手脚冰凉除了和一个人的气血运行有关,其实,还跟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关系密切。中医调理身体,向来强调身心不二,手脚冰凉只是一个外在表现,它所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内在脏腑情况以及一个人的内心状态,这也是中医的聚焦点所在。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的情绪有波动的时候,身体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和变化?比如,手心变凉、后背发紧、胸口很堵……这些都是中医特别强调的“觉”。一个人首先需要对自己的身体有“觉”,而后才有真正的“知”。
一个人手脚冰凉,很可能伴有需要被关爱、被理解、被认可的情感需求,也就是内心想要一种被温暖的感觉。此时,我们又要强调一下中医的外用调理方法——艾灸。
艾灸就像冬天的太阳,给我们一种温暖的感觉。我个人的经验,这种温暖的感受远不是热水袋和暖宝可比的。平时,大家可以抽出一些时间来给自己做个艾灸,比如艾灸神阙、足三里、命门,来温煦阳气,疏通气血。
也可以在晚上给自己安排一些时间泡脚,通过温泡四肢的方式,让自己放松和收敛心神。
在泡的过程中,一开始不要太烫,温泡为宜,然后一点点加入热水,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用一些能够利于驱寒的本草,比如花椒、艾草,煎汤煮水泡脚,从而达到渗透和驱寒的效果。泡完脚后,再给腿足部做一个疏通按摩,更能强化调理气血运行的效果。
一个人情绪和状态调整,可以先从改变身体开始。身体健康了,一个人的精气神也会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做个温暖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