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这里!” 9月23日下午4时16分 花山公安分局巡警大队 辅警班长濮超一声夹杂着 疲惫和兴奋的呼喊 让在陈家圩江边芦苇荡里 寻人的队伍瞬间沸腾
在长得比人还高的芦苇里 大家终于找到了失联4天3夜的老人 老人虚弱地躺倒在地 但意识尚存
一场持续30个小时 多警种联动的紧急救援行动 最终以老人的平安画上圆满句号 事情要从9月20日说起。当天一早,家住花山区某小区的79岁李奶奶(化名)便出门,返回时却发现忘带手机和家门钥匙。想着女儿家离得不远,老人便决定步行前往。然而,这一看似寻常的决定,却让她迷了路。 女儿迟迟联系不上母亲,便前往其家中,这才发现人不在。在四处寻找无果后,家人发动亲戚朋友一起寻找。街巷、公园、菜市场……家人寻找了两天两夜依然无果,焦虑、担忧与日俱增。 9月22日上午10时,近乎绝望的家属选择了报警。高铁东站警务站民警接到报警后,一边安抚家属情绪,一边快速调取公共场所视频。视频显示,老人于20日从家附近出发,一路步行,先后经过东城花园、微山花园等小区附近,最后身影出现在金海岸名邸小区附近。
事不宜迟,一场“双线作战”迅速展开。一路民警继续“线上追踪”,海量排查更多监控探头;另一路民警则带着家属,沿着视频锁定的轨迹进行实地走访搜寻。
不久,视频组又传来消息,老人在20日晚上7时多出现在当涂经济开发区广济路附近,但由于监控覆盖范围所限,失去了老人的踪迹。
警方迅速调整思路,调取了周边工厂的监控,发现老人已走向江边大埂。这一关键信息被立即反馈给视频组,最终追踪到老人在20日晚上10时多,已走到十二亭桥附近陈家圩路,并在此不停徘徊后又失去了踪迹。
“扩大搜索范围!请求支援!”22日晚7时,花山公安分局立即安排巡警大队、情报指挥中心等多警种迅速支援,20余名警力带着强光手电,迅速向陈家圩集结。夜色中,警灯闪烁,手电的光柱在草丛、桥洞下扫过,一声声呼唤在夜风中传向远方。然而直至深夜,依然无功而返。 搜寻工作陷入僵局,但警方依然没有放弃。23日清晨,民警扩大搜寻范围,并在走访中得到一条关键线索:前天早上,曾看到一位老人沿陈家圩江埂行走。
民警立刻往江埂赶去。幸运的是,一处泵站的公共场所视频捕捉到了老人于21日凌晨3时55分由北向南走入江边的一片芦苇荡。而在3公里外的另一处泵站,民警调取视频资料仔细查看,并未发现老人的身影,而这条路是老人的必经之路。由此,警方判断:老人极大概率就困在这方圆3公里的核心区域内。
23日下午2时,决战打响。花山公安分局主要领导现场指挥,再次集结巡警大队、霍里派出所、情指中心等30余名警力与家属一起,对划定区域展开地毯式搜寻。
搜救人员一字排开,间隔数米,用木棍拨开层层芦苇,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泞中艰难前行。汗水浸透了警服,芦苇叶划伤了手臂,但搜寻的脚步未曾停歇。
下午4时16分许,参与搜寻的濮超在长江大桥下一处芦苇丛中,发现了被压塌的草丛痕迹。他急切上前,终于找到了蜷缩在地、虚弱无力的老人。增援警力带着担架和矿泉水迅速赶到。民警们俯身,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扶起,缓缓喂水,并轻声安抚道:“老人家,没事了,我们是警察,安全了。”
待老人稍缓,民警合力将其稳稳地抬上担架,安全送上等候的救护车送往医院。经检查,老人生命体征平稳,主要是长时间未进食饮水导致体力严重透支。
“谢谢,谢谢你们……”
事后,老人的家人 不断向民警表示感谢
向所有搜救人员致敬!
记者 | 刘明培 通讯员 | 袁佳 编辑 | 李悦蒙 校对 | 傅中平 一审 | 李悦蒙 二审 | 陈希颖 三审 | 张国文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平台 《事发马鞍山!4天3夜,终于找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