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login_bar_tip!

搜索
查看: 1494|回复: 0

【原创】“隔离”第四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6 18: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343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特殊的日子特殊的对待,已经第四天了。我一直像隐者隐居山林那样隐居在家里,读书、写作、练书法、浇浇花(花太少,仅有两盆),再看看电视,活得也别有一番滋味。还好“隔离”只是暂时不上班,还可以到户外去,可以到附近的公园转悠,清闲得像一匹草原上的野马。
今天天阴,但春天的绿意仍浓,毕竟是五月,是花开蝶舞的季节。我一早起来,坐在书桌前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首先看的是《寂寞天柱山》,天柱山在安徽潜山境内,尽管我是安徽人,因为经济拮据,很少出门,所以只闻其名,而不能亲临。文中写许多大作家都把天柱山看作是自己的终老之地,作者引用了李白、苏东坡、王安石等诗文证实天柱山的迷人。我没去过天柱山,也不知道一千年前的天柱山是什么样子,但我心中的天柱山,一定是峰峦叠嶂,涧溪幽谷,古木参天,巨岩怪石,清幽不下青城山的一个读书的好去处。李白能在天柱山静静地读书,偶尔到佛寺走走,与那些得道的高僧喝些烧酒,谈些佛理,吟诗作赋,过一种逍遥似神仙的生活,比在官场上混要好多了。后来的文人墨客之所以想在天柱山卜居,并不是天柱山有什么奇特景色,而是因为有李白的生活足迹呀。我作这种猜测,或许人们不大赞成,认为这种可能不大,他们怎么会因为李白这个人,就在诗文中表达对天柱山的依恋之情呢?其实这就是中国文化的迷人之处。最好的例证便是大书法家林散之,临死之前嘱咐子孙把他葬在李白的墓旁,后终随其愿,把他的艺术馆造在采石的太白楼旁。
而宋代的诗人大作家之所以钟情于天柱山,既有自然环境的原因,我想更主要是因为李白曾在这里生活过,“名人”效应不是今天的专利,其实在古时也是存在的。古代文人墨客走访名山大川,更多的不是看景,而是怀人。比如李白的“携奴东土山,怅然悲谢安”,诗人到东山还不是凭吊东晋名相谢安。而杜甫的“寂寞春山路,君王不复行”是怀念汉代才子王勃的。天下美景多矣,在什么地方终老不都是一样?而对一个有文化的人,终老之地是否有文化的足迹却十分的重要。我未去过天柱山,但天柱山的美景在心里还是可以想象得出的。余秋雨对天柱山这么感兴趣,十有八九是因为他找了个安庆的老婆吧。我这样说,似乎没有一点文化的底蕴,显得很俗,而文化本就是俗中之物,只不过有的人善于用文学的语言,俗的也变成雅的了。试看这句,内容很俗,但读起来一点也不俗。“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这可是上床前的动作哟。这一脱却脱成了千古名句。我喜欢,是因为这描写让人想入非非。那些大诗人大作家之所以没到天柱山终老,是因为他们不过怀着一个“文化情结”而已,我们又何必当真呢。
接着我读了“酒公墓”,作者对酒公的生平描写倒也生动、感人、充满悲凉,只是作者不肯为酒公写一方小文墓碑,实有点不讲情理。余秋雨认为小碑文词太过悲凉,不愿写,我想这就是作者不对了。对一个命运多舛、颠沛流离一生的老人来说,这小传才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呀,如果不写这小文墓碑,而只写“酒公张先生之墓”,才是对生者的不理解呢。酒公的小传多像陶渊明写的《五柳先生传》,如此传世之作不用碑刻下来实在可惜,尽管酒公不是名人,甚至因愧对祖宗连名都不肯属,但我还是要为酒公说一句公道话。总体来看,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比起其他文章文字也较朴实。至于“老屋窗口”里的人物——河英,像是作者虚构的,不过文学本就是虚构,所以我只好把它当作文学来读了。
    我写文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想象。在大学时之所以放弃写诗,就是因为自家的想象力太过贫弱,不足以写出充满灵性慧悟的诗。后来写文,也因太实,而不敢视之于人。我很想用文学语言来写,但又恐文字不真,辜负我心,因为不写虚构之文字,所以文章写得也缺少才气。尽管我信“文章,辞达而矣”,但我还是想把文章写优美一点,文学味浓一点,可惜天生不是这个才,也只好干干瘪瘪地写下去了。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马鞍山聚网 (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GMT+8, 2025-1-18 18: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