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广场
BBS
圈圈
Group
家园
Space
登录
立即注册
马鞍山聚网
»
广场
›
能豆广场
›
时光机
›
台军刊解读“台海中线”:海战惨败被迫接受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23
|
回复:
0
[社会万象]
台军刊解读“台海中线”:海战惨败被迫接受
战乱三国
战乱三国
当前离线
追踪器
狗仔卡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08-10-16 09:09:19
|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您正在浏览[时光机]频道,这篇文章记录了从6037 天前开始的旅程,提醒您:时光易逝,但回忆永存。
目前,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的包机直航已全面展开,这标志着两岸经贸和人员交流更为紧密。不过,具有军方背景的台湾《青年日报》却在10月10日称,两岸直航势必触及台湾“国防”最敏感的神经——台海中线问题,故必须以“国家安全”为最高原则。台海中线这一概念由何而来?台湾《全球防卫杂志》2008年8月号载文对此进行了报道。
驻台美军最早提出
文章指出,台海中线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半个世纪前。1955年,美国空军第13特遣队正式参与“协防”台湾,并在海峡上空划定一条防空警戒线,该线后来以美国空军首任驻台司令戴维斯准将命名。美军1958年9月17日颁布的作战条令就曾规定:“经判定为敌机,且若该机飞越‘戴维斯线’以东时,即认为存在敌对行为,将予迎击并歼灭之……”
然而,台军多年来对台海中线却一直刻意回避。直到2004年5月间,时任“国防部长”的李杰接受“立法院”质询时,才首次公布这条线的具体位置。事实上,台海中线又分为空军与海军使用两种:前者由北纬27度、东经122度至北纬23度、东经118度;后者由北纬26度30分、东经121度23分至北纬23度17分、东经117度51分,中段还带有一定弯折。
据分析,台湾军方公布的上述坐标,源于当初的台美共同防卫计划“乐成联盟作战计划”,该计划根据《台美共同防御条约》制订,并随时间推移定期更新,1979年才告废弃。所以严格说来,今日的台海中线已非“戴维斯线”,而是台美双方根据原始的“戴维斯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逐步修订所得。
海战惨败迫台接受
根据前述美军作战条令,可知“戴维斯线”在1958年金门炮战时即已存在,台湾海空军也对此知情。不过,美军当时没有刻意限制台军战机和军舰的活动范围。换言之,此时的“台海中线”并非台军在海峡活动的西界。否则,就不会有1965年5月1日的“东引海战”、同年8月6日的“八六海战”乃至1967年1月13日在金门附近爆发的“一一三空战”,这三次战斗均发生在中线以西靠近大陆一侧。
那么,台海中线究竟从何时起成为台军巡逻的正式边界呢?在台“国防部”编辑出版的《国光计划——口述历史》一书中,多位台军退役将领表示,1965年“八六海战”的惨败,是台海形势的重要转折点。1965年夏,蒋介石决定“反攻大陆”,并提前实施各项配合行动,“八六海战”就是在对潮汕地区进行侦察时爆发。但由于此战完全失败(编者注:台军两艘战舰被击沉),蒋介石“反攻作战”的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
此后,台方的作战方针便逐步由“反攻大陆”转变为“防卫台澎金马”。所以,美国如在60年代末向台军提出“不过中线”的建议,被接受的可能性相当大。这也许就是“一一三空战”成为台海最后一场交火的原因(编者注:台军此役损失战机1架)。当然这一原则也存在例外,像对大陆东南沿海的侦察和“外岛”护航等任务,台军仍在持续进行。
台海中线
,
台海局势
,
国防战略
,
军事历史
,
两岸直航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回复
送礼
使用道具
举报
热气球
空间站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立冬养生|储存能量的时机终于到了,想让孩子生机饱满要做到这5点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能豆子大厅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
|
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