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构建多向链接的铁路系统、内通外达的干线公路系统、缝合两岸的过江通道、高效便捷的水运系统、多元服务的航空系统,推动公共交通系统城乡融合,促进物流运输系统集约高效,提升马鞍山市区域交通地位,形成便捷通达、绿色集约的综合交通体系。
规划“两纵两横”主要高速铁路通道,“两纵一横”主要普速铁路通道。近期重点保障扬马—巢马城际建设,与宁安高铁形成市域“十”字形铁路网新格局,预留安徽北沿江高铁(滁马城际)、北沿江铁路廊道,结合区域通道实现六向延伸、网络融入,实现合肥、南京都市圈内主要城市一小时可达,国家中心城市六小时基本可达。支持“两主六节点”高铁枢纽建设,保障马鞍山南站、马鞍山东站枢纽空间,完善集疏运交通组织,提升内外交通衔接效率;六个节点枢纽服务各县区,保障都市圈城际直通。
▲马鞍山区域格局图
依托“市域(郊)轨道+城乡客运公交化”完善市域30/60分钟交通圈,对接宁合芜。规划构建“一横两纵一联”的市域(郊)轨道交通网络。通过宁马城际(市域轨道)实现中心城区与当涂的快速联系。依托宁和城际(市域轨道)加强郑蒲港新区、和县、南京江北之间的交通联系。通过马郑市域轨道支撑江南江北跨江交通联系。通过马博—马含市域轨道支撑博望、丹阳、中心城区、和县、含山走廊。依托轨道交通枢纽及县乡组团核心构建全域覆盖的城乡公交网络,串联交通枢纽与各乡镇重要节点,实施公交化运营,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 宁马城际铁路建设现场
规划“三横三纵”高速公路网,近期重点保障宁芜高速改扩建、宁和高速建设。
规划“八纵九横多联”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络、“四横四纵”市域快速路网络,强化中心城区对外辐射,构建便捷的对外交通网络。
近期重点保障国道312、国道346、省道205、省道446、沪汉高速博望互通立交及联络线等干线公路建设。
国省干道、市域快速路原则上按照60米控制预留,城镇段两侧原则上设置不低于15米防护绿带,国省干道、市域快速路与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原则上按照全互通设置,与主干道预留互通条件。优化农村公路网络,提升城乡交通一体化服务水平。保障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优化县乡公路,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巩固提升自然村的村村通公路成果,提升农村公路的通行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中小城镇和乡村居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
▲中心城区景观格局图
在现状马鞍山长江大桥、在建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基础上,近期重点保障湖北路过江通道、九华路过江通道建设,构建市域拥江城市快速交通“核心内环”,规划慈湖过江通道、龙山路过江通道,形成六条过江通道格局,推动一江两岸互联互通、协调发展。
规划“一干多支”的内河航道网布局,以及“一江两岸,双核九区”的港口布局体系。强化郑蒲港多式联运枢纽,提升与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的衔接水平,推动马芜双港联动,支持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建设为国内领先的江海联运内河港口枢纽;大力支持水水中转、江海直达和江海联运等运输模式,提高长江干线水运与内河航道运输的衔接效率,协同沪苏浙共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
▲ 繁忙的马鞍山港口 资料图
保障通用机场规划空间,在含山规划一处通用机场,主要服务短途运输、航空旅游、农林作业、社会公共服务等功能,促进通用航空与旅游融合。
依托沿江大道、滨江大道、江心洲环洲大道、省道438、省道328、省道213、姑溪河路等道路,串联采石矶、江心洲、香泉温泉度假区、褒禅山、濮塘、太湖山、石臼湖等旅游景区,形成市域风景道。
以长江航道为水上游线主线,串联长江两岸旅游景点;以驷马新河、得胜河、雨山河、姑溪河等作为水上旅游支线,串联霸王祠、陋室、青山风景区等,结合景区布设游线码头。
支持“1+7+N”的全域旅游交换中心建设,提供功能多样的旅游交通集散服务。《规划》构建四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构建“市级—县(区)级—乡镇(街道)级—村(社区)级”的四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形成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系统。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示意图
规划至2035年,人均公共文化用地面积达到0.3平方米。重点完善高标准的图书馆、文化馆,构建覆盖中心城区的群众文化活动设施网络。
保障和县博物馆、图书馆,含山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文化馆、非遗展示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空间。
支持中心城区按需新建一批学前教育、中小学、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设施,预留高等院校扩容用地。补齐县城教育设施短板,保障每个县城至少一座特教学校、一座高中和若干初中、小学,合理规划幼儿园布局,实现托幼一体,支撑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规划至2035年,市域范围内医疗卫生机构千人床位数不低于8.0张/千人。每个乡镇(街道)设置一个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一村一室(站)”原则,补齐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短板,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综合能力。加大城市社区基本公共体育设施保障力度,保障基层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规划至203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5平方米。各县城分别设置一座县级全民健身中心,乡镇(街道)结合中小学、广场绿地等设置体育活动中心,提档乡村全民健身设施。
优化提升市社会福利中心,各县(区)应保障至少一处县(区)社会福利设施。推动实现乡镇敬老院、照料中心等设施全覆盖,支持乡村地区存量养老服务设施改造,支撑医养有机融合,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