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6|回复: 1

《人民日报》点赞:安徽马鞍山以品牌孵化书写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答卷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25-3-14 15:35: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能豆子导读

详情见下文。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应从何处发力?除了课程建设、教学教研、师资培训等一体化之外,以品牌孵化助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个合适的选项。

谁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主体?除了思政课教师这一中艰力量、党政领导干部、劳模工匠等先进人物等之外,学生也是一个当然的不可缺少的群体。

近两年来,安徽省马鞍山市将学生推向C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孵化一系列思政教育特色品牌,发挥学生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2025年2月17日,在马鞍山市首届思想政治工作成果展示上,全市首批思政教育特色品牌认定名单隆重发布。

2022年12月27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通知》,明确将“孵化一批品牌活动”作为一体化建设的工作目标。

2023年9月8日,马鞍山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出台《马鞍山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建设行动方案》,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一校一品”,要求各校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各校思政教育品牌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异彩纷呈。

153518chbzcdnmnw6tsede.png

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实施。市二中郑蒲港分校以该法的实施为契机,推出《礼敬爱国者》品牌。目前,品牌孵化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四季,分别礼敬了中华爱国英雄屈原、苏武、林则徐和邓稼先。活动体现出 “大主题,广参与,新形式,多学科”的特色,紧紧围绕“爱国”这一核心主题,融合思政、语文、历史、地理、音乐、信息技术等多学科教育元素,以学生讲述杰出爱国者的感人事迹为主线,通过“述、演、评、议、写、唱”等形式还原历史真实场景,讲述爱国者动人事迹,把爱国主义精神的要义讲深、讲透、讲活,力求达到“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受到教育”的良好育人效果。

古姑孰,今当涂,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这里有谢朓的田园诗意,有李白的激扬咏叹,有传诵千古的绝妙千字文,还有吟唱在乡间质朴醇厚的歌……为传承多彩绚丽的姑孰文化,当涂县邰纯兵中学政治教育工作室精心打造《我是姑孰文化传承人》思政教育品牌,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七场,分别走进了当涂、和县共七所中小学,讲述姑孰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53518nzxm4o4k35hoz7ik.png

活动发挥朋辈教育的优势,采取高中学生对初中学生宣讲、初中学生对小学生宣讲这种“大手拉小手”的方式,让小小传承人进校园以讲述、民歌、朗诵、古典舞蹈、乐器演奏等形式,将地方特色文化生动传神地展现给学生们。品牌主持人邰纯兵说:“地方资源就在学生身边,代入感强,学生很亲近,教育效果明显。”

教室有边界,知识无边界;天地就是课堂,学习就是天地。为将地域优秀文化融入思政课教材,市教育局在2023年推出“江上课堂”品牌课程,1500余名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本地历史人文的独特魅力。在开发和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坚持就地取材,课堂均选择设在具有地域特色和代表性的风景名胜古迹,课程充分挖掘和运用本土生态文明、历史文化元素。采石矶、和县文庙、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陋室铭公园、石臼湖畔、《千字文》的故乡、马钢智园……“江上课堂”把课堂从教室搬到有历史、有故事、有风景的文化名胜古迹,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在青少年学子心中播下了一颗颗热爱与希望的种子。

在思政大课堂里游园闯关,这种期末测评方式深受小学低年级同学们的欢迎。东方城小学立足校情、统筹规划,以情境浸润推进思政教育,以学科融合赋能素养提升,经过不断实践逐步形成了“情境+融合”低年段期末无纸笔测评新模式。测评以教材内容、学科特色为基础,巧妙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地域文化等要素,将考查评价的过程转化为思政教育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在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情境任务中自主思考探究、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树立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厚植家国情怀,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2024年1月20日,央视网中国之声对此项活动进行了深度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仅要内化,更在于践行。作为安徽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的新都小学,从2017年起就尝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中小学生守则》和《道德与法治》课程相整合,孵化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月一事’”实境思政课教学活动。学校每个月围绕同一主题,不同年级采取不同形式全员参与,构建出纵横两条主线实境体验式思政课教学活动体系。纵向从学生道德认识出发,确定了学校、家庭、社会活动三大推进领域;横向从实境体验出发,通过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具体的、动态的行为展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品德修养,以开展适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来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该活动成功入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

“乡村的同学走进城市,城市的学生走进乡村。城乡学生双向奔赴,让他们了解城市工业化进程,领悟一江两岸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在实境思政课中体验现代工业和绿色发展……”这份任务清单来自马鞍山师专牵头的全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共同体第四组。

2024年4月20,近百名来自乡镇地区的同学来到汉马科技、马钢智园、薛家湾生态湿地和采石矶,在市区就读的大中小学生部分学生前往和县、含山农村,开启了“双向奔赴:行走在红飘带上的思政课”研学之旅。一年来,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充分开发本地实践教学资源,持续开展以《双向奔赴:行走在“红飘带”上的思政课》品牌创建。广大师生通过实地参观、访问、调研等形式,走出校园思政“小课堂”,深入广阔天地间的社会“大课堂”,走进红色革命文化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地方特色文化基地、劳动教育基地等,提高了思政课实效,获得师生广泛好评和良好社会反响。

家乡的发展进步在今昔的比较中最有说服力。星光学校的马丽娜劳模创新工作室倾力打造《照片里的故事》思政教育品牌,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新景象与老照片对比,探索出“确定主题—资料搜集—现场采访—情景再现—视频录制—宣传展示”的活动流程,在讲述好家乡的发展变化故事的过程中,品析诗城之美,体悟思想之味,以青春之我和奋斗之行,与家乡共迎未来。

在皖江工学院,学校将《劳模上思政第一课》纳入《思想道德与法治实践课》教学计划,在新生入学之初分批实施。该课是新生思政课程体系的第一课,是青年大学生踏入大学校门的第一课,是青年在“拔节孕穗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价值观型塑的第一课。课上,全国劳模用自己的爱国奉献乐教热情、亲身经历和感悟,向学生们深情讲述,不仅为青年大学生们提供了近距离接触模范人物的机会,更为他们树立了成长的标杆,使他们清晰了梦想中自己未来的样子,为他们逐梦新征程加注了重要能量。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打造“工匠思政”品牌项目,通过开设工匠精神教育课程、带领学生走进工匠基地开展实践教学、邀请工匠宣讲团进校园共建思政课工匠实践教学基地等系列活动,推动工匠精神教育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全过程,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弘扬工匠精神“大思政课”建设实现形式。

营造学校“大思政”育人环境,挖掘“大思政”的育人价值,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学生广泛投身于思政课建设,才能彰显“大思政”“大”的魅力!

让学生唱主角打造思政教育品牌,既是拓宽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主体的需要,也是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回望过去建设的成效,眺望今后前行的道路,必将激励我们努力书写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马鞍山答卷。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安徽频道
编辑|柴家峰
审核|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平台 - 作者: - 文章:《《人民日报》点赞:安徽马鞍山以品牌孵化书写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答卷》-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kkiLW5pzNFCUZkqCHtGFvg,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累计送礼:
0 个
累计收礼:
0 个
发表于 2025-3-14 15:35:34 | 查看全部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真正成为主角,通过品牌孵化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让思政教育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双向互动、多元融合的生动实践。马鞍山的经验告诉我们,当学生站在C位,思政课才能真正“活”起来,成为塑造灵魂、启迪思想的强大力量。
每一条内容都代表用户宝贵的个人意见和观点,欢迎建议和指正.
回复 送礼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马鞍山聚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EDI编号:皖B2-20220283 皖ICP备2022000810号-1|皖公网安备 3405030200077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